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刮痧古称砭法,是中医治疗六大技法之首,中医治疗六法分别是砭、针、灸、药、按跷、导引,砭为第一法,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应用之频繁。
刮痧疗法怎么来的
刮痧起源于何人,目前无从查考。
徵以园说是“针灸遗意”,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景岳全书》的“刮痧新按”,此是痧症名称的最早记录,此后在《痧胀玉衡》、《痧症全书》、《沈氏尊生》、《温病条辨》、《医钞类编》等书中均有记载。
常用刮痧部位和功效
刮背部,解暑气
背部脊柱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俞穴,为内脏气血输注之处,刺激背部脏腑俞穴,对五脏六腑的精气有直接的调节作用。
根据神经分布和经络腧穴的特点,通过上下刮拭的形式,达到疏通经络、驱邪散热、提高人体抵抗力的功能,不仅可以祛风泄热,还可以调理全身整体功能。
刮头部,提神醒脑
头部是全身阳经汇聚的地方。清晨起床后,用刮痧梳刮拭头部,能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
方法是以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至头皮有热感,如果有疼痛点,可在此点上反复刮拭 5 至 10 次。
刮脚底,缓解失眠
失眠症患者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刮拭脚底,有助于促进睡眠,缓解头痛。方法是先从脚掌到脚后跟方向全脚底刮拭,刮热后再用刮痧板单角刮拭脚心中央的涌泉穴。
刮腹部,能通便
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使机体吸收毒素。
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应由下向上刮拭。
刮眼周,能明目
相信大家都做过眼保健操,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形成更有效的刺激。
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能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缓解视疲劳、干涩。
刮痧后的痧印分析
看颜色
1:红色---代表血热,血燥,身体容易引发炎症,易发脾气
2:紫红---有寒气进入体内,伤害内脏只在表层
3:紫色---寒入内脏,容易出现如---胃寒,宫寒等现象
4:紫黑---寒入脾心,准备生病
5:黑色---重度寒气渗入身体内脏,已经生病了
观区域
1:后头颈项区
是反应头部颈部问题若此区出现异型及压痛点:表示可能头痛,颈椎骨刺和增生,高血压或咽炎等疾病发生
2:脊椎区---代表睡眠,睡眠质量不好
3:双侧肩背区---反应肩部问题
⑴若此区出现压点痛,如果有异状,则有可能有头痛,肩膀酸痛,落枕,手脚酸痛,易发酸涩,眼痛等诸症;
⑵如果出现紫色痧症,看是否有风湿或已经风湿了;
⑶如果大肠经的巡经肌肉过紧过硬,有红色带点,一是可能患有肩周炎,分开来说右肩出痧较重,二是说明伏案工作程度,职业病,左肩出痧说明用脑过度 。
4:心肺区(胸椎1—5,6节)---反应呼吸问题
⑴若此区出现压痛,僵硬和红点则有可能有感冒,胸闷,心肺功能不足等问题
⑵心肺燥热时:晚上易口渴,易干咳;额头易长斑痘,且额头皮肤偏干;人易烦躁,严重时易出鼻血;舌头较尖,舌体偏红,亮颧骨易潮红,手心潮热,唇色偏红,易自汗(即静坐时都易出汗)
⑶心肺功能偏虚时额头易有抬头纹,偏干,唇色偏淡,宗气不足,讲话虽然用尽了力气,仍然很小声,容易气喘,易得鼻炎,脸色苍白,易盗汗(即晚上睡觉时偷偷出汗)
5:脾胃区(8,9—11,12节)---反应消化问题
⑴若此区出现异状,紫黑色或面压点痛和痛肿处,腰背酸痛,会因为肝功能不健全而引发的疾病。
⑵脾不好,眼圈是偏紫红色的,偏虚时,皮肤暗淡无光泽,脸色苍白,无光,易松弛,嘴唇偏干,脱皮,口味淡,无味,人消瘦,身体较弱,易头晕目眩。
⑶脾偏湿时,水湿运化不出去,瘀滞在脸上,导致脸色偏黄,易长眼袋,脸色出现暗疮,酒糟鼻,上半身虚胖,舌有齿印,舌苔偏淡。
⑷胃不好时,黑眼圈是偏黑的,不消化,偏瘦,舌偏干,偏红,黏,易口渴,当胃很差时,是没有舌苔的。
6:肝胆区(5,6—8,9节)
若此区出现压痛点,异点,僵硬块,痛,肿胀和紫黑色,则有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肠胃胀气,急慢性肠胃炎,腰痛 。
7:腰肾区(12—腰5节)---反应内分泌问题
⑴若此区出现压点痛,僵硬,肿胀和紫黑色,则有可能出现膀胱炎,肾虚,肾脏功能失调,糖尿病,水肿,腰痛,尿频,闪腰等疾病。
⑵雄性激素分泌过旺:嘴周易长痘,毛发较粗,皮肤分泌油脂较多,脾气较暴躁,易口渴,且五脏六腑都较热。
⑶雌性激素分泌过旺时:嘴周皮肤相对比较黄,皮肤偏干,脸色也有点偏黄,无光泽,脸上或嘴周容易长斑,人易烦躁,易得更年期综合症。
8:臀部骶椎区
若此区出现肌肤颜色变乌黑,有酸痛,肿胀处,则有可能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子宫炎等疾病。
9:肩胛手足区
若此区出现异型,压点痛,肿痛,则有可能出现手足病,膝盖酸痛,四肢胀痛,血管硬化。
看形状
1:片状—浅表,有问题只在表层
2:小点—湿热或寒湿,代表长时间的点滴累积而形成的,如果不排除,容易引起内风湿或关节炎
3:中点---病理前兆
4:大点---病灶反应
5:水泡---风湿或内风湿已经形成
刮痧再治疗感冒过程中的应用
感冒系因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轻者称“伤风”,重者称“重伤风”,若同时在某一地区流行“病无长少,率近相似”则称“时行感冒”。
感冒常以风邪兼夹寒热而发病,因此临床上应首先分清风寒、风热两证。二者均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症;其不同之处: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风热证,发热重、恶寒轻、有汗、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此外还有在夏天以发热汗出热不解、头昏胀重、胸闷泛恶、苔黄腻、脉濡数为症状的暑湿证。
常见分型及操作如下。
1.风寒证
取穴:风池、大椎、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为少商、大椎。
方法:采用直接刮法。
工具:采用木鱼石刮痧板,介质用红花油。
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最后刮拭足三里。
操作:在施术部位涂上红花油,用木鱼石刮痧板直接接触受术者皮肤,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少商穴要严格消毒,用小号的三棱针进行点刺放血,以挤出3~5滴血为度。大椎穴也要严格消毒,用中号三棱针进行点刺放血,以挤出7~10滴血为度。
手法:采用泻法。
注意事项:选择保暖避风的地方施术,术中要多出痧,术后要饮温水一杯,并休息片刻。
2.风热证
取穴:曲池、尺泽、外关、合谷、风池、大椎。
方法:采用揪痧法。
工具: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用麻油。
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拭上肢内侧曲池、尺泽,最后刮外关、合谷。
操作:在施术部位涂上麻油后,然后施术者五指屈曲,用自己食指、中指的第2指节对准穴位,把皮肤与肌肉揪起,然后瞬间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这样一揪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巴巴”声响。在同一部位连续操作6~7遍,这时被揪起部位的皮肤就会出现痧点。
手法:采用泻法。
注意事项:术前要饮少量水,术中要多出痧,术后要饮少量温水。
刮痧的注意事项
实证不艾灸,虚症莫刮痧
刮出的痧,说明你邪气重正气尚不虚,正邪相争,出痧是给邪以出路。刮痧属泻法,适合身体壮实的年轻人,对体质虚、气血不足的病人来说,泻邪的同时可能耗损正气,不利于疾病康复。
刮痧前要了解病情,针对不同病症确定刮拭的部位。 根据病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情况采取补泻手法。
补法刮拭按压力小、速度慢, 能激发人体正气,使低下的机能恢复旺盛。临床多用于年老、体弱、久病、重病或形体瘦弱之虚证患者;
泻法刮拭按压力大、速度快,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机能恢复正常,临床多用于年轻、体壮、新病、急病或形体壮实的实证患者;
平补平泻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按压力中等、速度 适中,易于被患者接受,常用于正常人保健或虚实兼见证的治疗。
还是要说一下我的徒弟陆续的要学成回去了,我要再收三四个徒弟男女不限,原则是真心喜欢中医针灸正骨推拿这一块,而且人品一定要好,前提说一下不是免费的因为我不希望技术不值钱,有些高手也不用喷我我自己不可能治疗全国的患者,只想我的徒弟能够造福一方百姓 微信 186 6075 0093 我把我的微信留在上面面有真心喜欢的想学针灸正骨推拿这样块的可以加我。
我是刘阁大夫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