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袋深,看起来显老!好糟心!怎么办?网上有很多关于去眼袋的偏方。
比如:
睡前在眼下部皮肤上贴土豆片或黄瓜片;每晚睡前用维生素E对眼下部皮肤进行按摩;用加温的橄榄油,每天在眼袋处湿敷半小时……
其实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对眼袋还是有些误区的。
误区一:年轻不会有眼袋
现在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情绪波动较大等原因,不少年轻人也开始出现眼袋,甚至不输中年人。
误区二:用眼霜能消眼袋
眼袋是体内脂肪膨出造成的,用眼霜能改善,但不解决脂肪堆积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眼袋。
误区三:眼袋就是卧蚕
卧蚕和眼袋是不一样的,卧蚕紧邻睫毛下缘,笑起来才明显,是眼睛妩媚俏丽表现,而眼袋不管脸部表情如何,始终留在脸上。
误区四:瘦了眼袋就没了
消瘦的人因为苹果肌不够饱满,泪沟明显,导致眼袋还会明显些。
中医认为,眼袋生成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虚弱。
以下脾虚的信号,如果你有一两个或者好几个的话,意味着可能已经脾虚,甚至是提前衰老了。
舌苔白腻
假如舌苔发白,又厚又腻,看起来滑滑的,有时两边还有齿痕,那说明脾已经出问题了。
食欲下降
脾虚之后,身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容易有饱胀感,从而食欲不畅。
饭后犯困
吃完饭会犯困,饭后必须还要补一觉,不然就困得不行。
湿气严重
脾和肾类似,是身体量大控制水液分布的器官,脾气虚,身体里的水份代谢不足,就容易堆积加重体内的湿气。
浑身乏力
脾脏生了病,筋骨、肌肉就得不到气的滋养,作用也会随之减弱,浑身乏力,提不起力气。
最近又胖了
脾虚失运,则肌肉萎缩,水湿停滞,酿成痰湿,日积月累后肌肤松弛,肥胖乏力。
一般来说,身材胖大,体力又差,容易气喘流虚汗的人,基本上是脾虚。
有句话说,脾虚眼袋大,肾虚眼袋黑,眼袋的形成与脾的功能有直接关系。
脾胃主运化水谷,脾胃功能直接影响到肌肉功能和体内脂肪的代谢。
脾胃功能减弱,水湿运化不畅,皮肤和肌肉缺乏营养,松弛无弹性,久之则出现眼睑下垂,形成眼袋。
因而提高脾胃功能可以辅助缓解眼袋。
此外,肾主水,其色为黑,肾虚导致水代谢障碍,肾气不足日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目失所养,则出现黑眼圈,多表现在下眼睑。
所以割眼袋这种事还是不要轻易下手的好。小郎中为您准备了几个简单直接的点穴去眼袋法,了解一下吧。
足三里
从经络关系来看,眼袋发生的位置恰恰位于足阳明胃经的起始处,与脾胃的联系就更加紧密。
自犊鼻(外膝眼)直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方法
足三里位于膝盖的下方3厘米,在一块凸起骨头下方的凹陷处,用拇指按之可产生酸胀的感觉。
鱼腰穴
当饮水量过多,肾脏代谢增大,或者睡眠质量不好时,眼部浮肿就易出现。此时,需要激活鱼腰穴,加速眼部排毒排水能力,让眼部肌肤尽快消除水肿。
直视前方,从瞳孔直上眉毛中即为此穴。
方法
鱼腰穴就处在瞳孔直上、眉毛中间的位置,所以用食指在眉毛处以画圈的方式进行轻揉按摩,直至眉毛处感觉到热为止。
承泣穴
电脑、光线的刺激,加上经常熬夜,导致眼周肌肤的黑色素沉淀严重。
按摩承泣穴可以活血化淤,促进黑色素分子之间的相互撞击,并迅速代谢出体外,可有美白的效果
直视前方,瞳孔正下方眼球与眼眶下缘之间眶骨边缘处即为此穴。
方法
食指用按揉的方式按摩下眼睑,因为在瞳孔的正下方,眼球与眼眶下缘之间是承泣穴的位置,按摩此处30次。
温馨提示:按时作息,不熬夜、睡前不饮水,低盐饮食,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预防延缓眼袋的出现。